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芦笙节芦笙节的意思解释

芦笙节

  • 拼音lú shēng jié
  • 注音ㄌㄨˊ ㄕㄥ ㄐ一ㄝ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⒈  也称“九月芦笙会”。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。每年夏历九月二十七日开始,为期2芦笙节3天。届时,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,聚集在芦笙会场,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,庆祝丰收。

芦笙节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ēng 11画 基本字义 笙 shēng(ㄕㄥ) ⒈  管乐器名,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,吹奏:笙歌。芦笙。笙管乐( yuè )。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:从竹、生声 English small gourd-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
7画 基本字义 芦 lú(ㄌㄨˊ) ⒈  〔芦苇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边,茎中空,茎可编席,亦可造纸。简称“芦”,如“芦花”、“芦根”、“芦笛”、“芦席”、“芦荡”;亦简称“苇”,如“芦丛”、“芦塘”、“芦箔”、“芦荡”。 ⒉  姓。 异体字 蘆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ushes, reeds
jié jiē 5画 基本字义 节(節) jié(ㄐ一ㄝˊ) ⒈ 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 ⒉  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 ⒊  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 ⒋  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 ⒌  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 ⒍  礼度:礼节。 ⒎  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 ⒏  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 ⒐  省

芦笙节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芦笙节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