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亲
- 拼音liù qīn
- 注音ㄌ一ㄡˋ ㄑ一ㄣ
- 繁体六親
- 词性名词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六亲[ liù qīn ]
⒈ 古指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;泛指亲戚,亲人。
英the six relations(father,mother,elder brothers,younger brothers,wife,children); one’s kin;
引证解释
⒈ 即以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婚媾、姻娅为六亲。即以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婚媾、姻娅为六亲。
引历来说法不一:(1)《老子》:“六亲不和有孝慈。”
王弼 注:“六亲,父、子、兄、弟、夫、妇。”
(2)《管子·牧民》:“上服度,则六亲固。”
尹知章 注:“六亲,谓父母兄弟妻子。”
(3) 汉 贾谊 《新书·六术》篇,以父、昆弟、从父昆弟、从祖昆弟、从曾祖昆弟、族兄弟为“六亲”。(4)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上服度则六亲固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六亲谓外祖父母一,父母二,姊妹三,妻兄弟之子四,从母之子五,女子之子六也。”
(5)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“为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昏媾、姻亚,以象天明” 晋 杜预 注:“六亲和睦,以事严父,若众星之共辰极也。”
⒉ 指近亲。
引南朝 宋 鲍照 《松柏篇》:“昔日平居时,晨夕对六亲。”
唐 韩愈 《楚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,称之六亲。”
明 李梦阳 《朝饮马送陈子出塞》诗:“但道辞家别六亲,寧知九死无还身。”
国语辞典
六亲[ liù qīn ]
⒈ 六种亲属:(1) 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婚媾、姻娅。晋·杜预·注:「六亲和睦,以事严父。」(2) 外祖父母、父母、姊妹、妻兄弟之子、从母之子、女之子。唐·张守节·正义:「六亲谓外祖父母一,……女之子六也。」(3) 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。(4) 父、子、兄、弟、夫、妇。
引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为父子……以象天明。」
《史记·卷六二·管晏传》:「上服度则六亲固。」
《管子·牧民》:「上服度,则六亲固。」
《 后汉书·卷七六·循吏传·秦彭传》:「乃为人设四诫,以定六亲长幼之礼。」
⒉ 近亲。
引南朝宋·鲍照〈松柏篇〉:「昔日平居时,晨夕对六亲。」
唐·韩愈〈楚国夫人墓志铭〉:「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,称之六亲。」
六亲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亲 | qīn qìng | 亠 | 9画 | 基本字义 亲(親) qīn(ㄑ一ㄣ) ⒈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:亲属。亲人。亲缘。双亲(父母)。亲眷。 ⒉ 婚姻:亲事。 ⒊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:亲戚。亲故。亲邻。亲朋。 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:乡亲。 ⒌ 本身,自己的:亲睹。亲聆。亲笔。 ⒍ 感情好,关系密切:亲密。相亲。亲睦。亲疏。 ⒎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:亲吻。 其他字义 亲(親) qìng(ㄑ一ㄥˋ) ⒈ 〔亲家〕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(“家”读轻声)。 异体字 親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画 | 基本字义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数名,五加一(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“陆”代):六书(古时分析汉字形、音、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艺(a.古时指“礼”、“乐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书”、“数”六种技艺;b.六经)。六欲(佛教名词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仪姿态欲”、“言语音声欲”、“细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种欲望)。六合(“东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六亲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六亲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