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六经皆史六经皆史的意思解释

六经皆史

  • 拼音liù jīng jiē shǐ
  • 注音ㄌ一ㄡˋ ㄐ一ㄥ ㄐ一ㄝ ㄕˇ
  • 繁体六經皆史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六经皆史[ liù jīng jiē shǐ ]

⒈  谓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。首倡于元·郝经,清·袁枚亦主此说,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。他认为六经乃夏、商、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,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。他提出了“六经皆史”、“六经皆器”的命题,反对“离器言道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六经皆为 中国 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。首倡于 元 郝经,清 袁枚 亦主此说,至 章学诚 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。他认为六经乃 夏、商、周 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,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。他提出了“六经皆史”、“六经皆器”的命题,反对“离器言道”。 龚自珍、章炳麟 亦倡此说。参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》中的《易教》、《经解》, 龚自珍 《古史钩沉论二》,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原经》。

国语辞典

六经皆史[ liù jīng jiē shǐ ]

⒈  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六经皆应视为古代历史文献的一种理论。认为六经乃夏、商、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,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。历代皆有此说,如隋王通,宋陈傅良,元郝经,明宋濂、王守仁、王世贞、李贽,清袁枚、章学诚、汪中等。见王世贞《艺苑巵言·卷一》及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内篇一·易教上》。

六经皆史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ǐ 5画 基本字义 史 shǐ(ㄕˇ) ⒈ 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:历史。通史。断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学史。史诗。史部(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,包括各类历史著作)。史坛。史评。史前(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)。史不绝书。 ⒉  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:太史。内史。 ⒊  古代官职:刺史。御史。 ⒋  姓。 异体字 㕜 汉英互译 histor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
liù lù 4画 基本字义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 数名,五加一(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“陆”代):六书(古时分析汉字形、音、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艺(a.古时指“礼”、“乐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书”、“数”六种技艺;b.六经)。六欲(佛教名词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仪姿态欲”、“言语音声欲”、“细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种欲望)。六合(“东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
jīng 8画 基本字义 经(經) jīng(ㄐ一ㄥ) ⒈  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:经纱。经线。经纶(a.整理过的蚕丝;b.喻政治规划)。 ⒉  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(亦作“子午线”):东经。西经。经度。经纬仪。 ⒊  作为思想、道德、行为等标准的书,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,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:诗经。易经。经书。经卷。经文。经义。经传( zhuàn )(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)。四书五经。经史子集。黄帝
jiē 9画 基本字义 皆 jiē(ㄐ一ㄝ) ⒈  全,都:皆大欢喜。人人皆知。放之四海而皆准。 异体字 偕 汉英互译 all 相关字词 都、全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ll, every, everybody

六经皆史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六经皆史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