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两观之诛两观之诛的意思解释

两观之诛

  • 拼音liǎng guān zhī zhū
  • 注音ㄌ一ㄤˇ ㄍㄨㄢ ㄓ ㄓㄨ
  • 繁体兩觀之誅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两观之诛[ liǎng guān zhī zhū ]

⒈  语本汉·刘向《上灾异封事》:“自古明圣,未有无诛而治者也,故舜有四放之罚,而孔子有两观之诛,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。”后遂以“两观之诛”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参见“两观”。参见“两观”。

语本 汉 刘向 《上灾异封事》:“自古明圣,未有无诛而治者也,故 舜 有四放之罚,而 孔子 有两观之诛,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。”
后遂以“两观之诛”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。 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“近者内有艰虞,外闻妖寇,以鹰鸇之志,运帷帐之谋,行两观之诛,扫万里之外。”
唐 杨炯 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》:“奸雄独立,初明两观之诛;正教未行,仍赦同狴之罪。”

两观之诛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ū 8画 基本字义 诛(誅) zhū(ㄓㄨ) ⒈  把罪人杀死:害民者诛。诛灭。诛锄。诛戮。伏诛。 ⒉  责罚:诛意(不问罪行,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)。口诛笔伐。 ⒊  责求:诛求无已(一味索取,没有止境)。 异体字 誅 㦵 汉英互译 kill、put to death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朱声 English execute, kill, put to death; punish
zhī 3画 基本字义 之 zhī(ㄓ) ⒈ 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⒉  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 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⒋  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⒌  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⒍  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 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 异体字 㞢 汉英互译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:上像向前的脚,下
liǎng 7画 基本字义 两(兩) liǎng(ㄌ一ㄤˇ) ⒈  数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词和“个、半、千、万、亿”前:两个黄鹂。两本书。 ⒉  双方:两可。两边。两便(客套用语,彼此方便)。两旁。两侧。两袖清风。两败俱伤。 ⒊  中国市制重量单位:十两(一市斤。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)。半斤八两(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,含贬义)。 ⒋  表示不定数目:两下子。两着儿( zhāor )。 异体字 兩 両 㒳 汉英互译 liang、tael、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, both, pair, co
guān guàn 6画 基本字义 观(觀) guān(ㄍㄨㄢ) ⒈  看,察看:观看。观止(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,无以复加)。观风(a.暗中察看动静,以定行止;b.观察民间风俗习惯,生活状态)。观阵。观赏。观察。观感。参观。 ⒉  看到的景象或样子:观瞻(a.事物的外观、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;b.注视,瞻望)。大观。奇观。 ⒊  对事物的看法、认识:观点。观念。主观。客观。世界观。 其他字义 观(觀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 道教的庙宇:白云

两观之诛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两观之诛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