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吾
- 拼音kūn wú
- 注音ㄎㄨㄣ ㄨ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昆吾[ kūn wú ]
⒈ 山名。美石名。指昆吾之君。古丘名。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。地名。在长安南,靠终南山,汉代属上林苑的范围。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。借指正午。夏·商之间部落名。古掌管冶铸之官。
引证解释
⒈ 山名。
引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又西二百里曰 昆吾之山,其上多赤铜。”
郭璞 注:“此山出名铜,色赤如火,以之作刃,切玉如割泥也。”
唐 崔融 《咏宝剑》:“宝剑出 昆吾,龟龙夹彩珠。”
⒉ 美石名。
引汉 司马相如 《子虚赋》:“其石则赤玉玫瑰,琳珉昆吾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二六:“﹝ 流洲 ﹞上多山川积石,名为昆吾。冶其石成铁作剑,光明洞照如水精状,割玉如泥。”
⒊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。参见“昆吾刀”。
引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他轻举龙泉杀 车胄,怒拔昆吾坏 文丑。”
明 汪廷讷 《种玉记·露遣》:“切莫按昆吾,论同胞休戚相须。”
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抗节》:“不用仗昆吾,赤手擒羆虎。”
⒋ 古掌管冶铸之官。
引《逸周书·大聚》:“乃召昆吾,冶而铭之金版,藏府而朔之。”
孔晁 注:“昆吾,古之利冶。”
卢文弨 校引 谢墉 曰:“昆吾乃掌冶世官。注云‘利冶’误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昆吾彝器,能者鐫勋。”
唐 郭振 《古剑篇》:“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,红光紫气俱赫然。”
⒌ 夏 商 之间部落名。 己 姓。初封于 濮阳 (今 河南省 濮阳市 )。 夏 衰, 昆吾 为 夏 伯,迁于 旧许 (今 河南省 许昌市 ),后为 商汤 所灭。
引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:“韦 顾 既伐, 昆吾 夏桀。”
毛 传:“有 昆吾 国者。”
郑玄 笺:“顾、昆吾 皆 己 姓也。”
⒍ 指 昆吾 之君。参阅《史记·楚世家》。
引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昔我皇祖伯父 昆吾,旧 许 是宅。”
明 杨慎 《封建》:“夷羿 篡弑矣, 昆吾 雄伯矣。”
⒎ 古丘名。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。
引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日出于 暘谷 ……至于 昆吾,是谓正中。”
高诱 注:“昆吾邱,在南方。”
汉 张衡 《思玄赋》:“躋日中于 昆吾 兮,憩 炎火 之所陶。”
南朝 梁 王僧孺 《从子永宁令诔》:“风生閶闔,日去 昆吾。”
⒏ 借指正午。
引唐 孟郊 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》诗:“巾车徇前侣,白日犹昆吾。”
⒐ 地名。在 长安 南,靠 终南山,汉 代属 上林苑 的范围。
引唐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八:“昆吾 御宿 自逶迤, 紫阁 峰阴入 渼陂。”
国语辞典
昆吾[ kūn wú ]
⒈ 国名。位今河南省濮阳县,曾为夏伯,后为商汤所灭。
⒉ 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。
引《淮南子·天文》:「至于昆吾,是谓正中。」
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跻日中于昆吾兮,憩炎火之所陶。」
⒊ 古代的宝刀、宝剑。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晋·郭璞·注:「此山出名铜,色赤如火,以之作刃,切玉如割泥也;周穆王时西戎献之,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。」也作「锟铻」。
昆吾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吾 | wú yù | 口 | 7画 | 基本字义 吾 wú(ㄨˊ) ⒈ 我,我的:吾身。吾国。吾辈。 ⒉ 姓。 其他字义 吾 yù(ㄩˋ) ⒈ 古同“御”,抵御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、we 造字法 形声:从口、五声 English i, my, our; resist, impede |
昆 | kūn | 日 | 8画 | 基本字义 昆 kūn(ㄎㄨㄣ) ⒈ 子孙,后嗣:昆裔(子孙后代)。后昆。 ⒉ 哥哥:昆弟(a.兄弟;b.友好亲爱)。昆仲。昆季。昆玉(称人兄弟的敬辞)。 ⒊ 众多:昆虫(虫类的统称)。 ⒋ 山名(a.“昆山”,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;b.“昆仑山”,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、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,亦作“崑崙山”)。 异体字 㒭 晜 罤 汉英互译 elder brother、offspring 造字法 会意:从日、从比 English elder brother; descendants |
昆吾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昆吾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