髡放
- 拼音kūn fàng
- 注音ㄎㄨㄣ ㄈㄤ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髡放[ kūn fàng ]
⒈ 亦作“髠放”。
⒉ 犹髡流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髠放”。犹髡流。参见“髡流”。
引明 高叔嗣 《读史》诗之一:“伯喈 涉叔世,髠放久流离。”
髡放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髡 | kūn | 髟 | 13画 | 基本字义 髡 kūn(ㄎㄨㄣ) ⒈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:髡首(剃去头发,光头)。髡钳(剃去头发,并用铁圈束颈)。 ⒉ 古代指和尚。 ⒊ 古代称修剪树枝。 异体字 䪲 髠 髨 English to shear tree; ancient punishment |
放 | fàng | 攵 | 8画 | 基本字义 放 fàng(ㄈㄤˋ) ⒈ 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:把笼子里的鸟放了。放胆。放诞。放任。放肆。放歌。放怀。豪放。释放。 ⒉ 散( sàn ):放工。放假。放学。放晴(阴雨后转晴)。 ⒊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:放牧。放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动,放手不管,含贬义)。 ⒋ 驱逐到远方去:放逐。放黜。流放。 ⒌ 到基层去:放官(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)。下放。 ⒍ 发出:放电。放毒。放光。发放。 ⒎ 借钱给别人,收取利息:放债。放贷 |
髡放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髡放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