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枯矾枯矾的意思解释

枯矾

  • 拼音kū fán
  • 注音ㄎㄨ ㄈㄢˊ
  • 繁体枯礬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枯矾[ kū fán ]

⒈  加热于明矾,去其结晶,成一种白色粗松之轻块,用为止血收敛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加热于明矾,去其结晶,成一种白色粗松之轻块,用为止血收敛药。
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金石五·矾石》:“矾者,燔也,燔石而成也……今人但煅乾汁用,谓之枯矾。”

国语辞典

枯矾[ kū fán ]

⒈  一种中药。将明矾加热,去其结晶所成的粗松白色轻块。可用做止血收敛药、牙粉等。

枯矾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9画 基本字义 枯 kū(ㄎㄨ) ⒈  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:干枯。枯萎。枯槁。枯荣。枯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 ⒉  没趣味,无生趣:枯燥。枯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 异体字 橭 秙 汉英互译 dried up、dull、interesting、withered 相关字词 荣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古声 English dried out, withered, decayed
fán 8画 基本字义 矾(礬) fán(ㄈㄢˊ) ⒈  含水复盐的一类,是某些金属硫酸盐的含水结晶。最常见的是“明矾”,亦称“白矾”。 异体字 礬 汉英互译 alum、vitriol 造字法 形声:从石、凡声 English alum

枯矾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枯矾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