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蹄疫
- 拼音kǒu tí yì
- 注音ㄎㄡˇ ㄊ一ˊ 一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口蹄疫[ kǒu tí yì ]
⒈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,病原体是病毒。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,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,嘴里流白沫,跛行。传染快,有时人也受感染。
引证解释
⒈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,病原体是病毒。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,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,嘴里流白沫,跛行。传染快,有时人也受感染。
国语辞典
口蹄疫[ kǒu tí yì ]
⒈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、热性与接触性传染病,由病毒所引起。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,口腔黏膜、蹄冠及趾间皮肤的真皮部长水泡并且溃烂,口吐白沫。
英语foot-and-mouth disease (FMD), aphthous fever
德语Maul- und Klauenseuche (S), [Abk.: MKS]
法语fièvre aphteuse
口蹄疫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疫 | yì | 疒 | 9画 | 基本字义 疫 yì(一ˋ) ⒈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:瘟疫。鼠疫。防疫。检疫。疫情。免疫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pidemic disease、pestilence 造字法 形声:从疒、役省声 English epidemic, plague, pestilence |
蹄 | tí | 足 | 16画 | 基本字义 蹄 tí(ㄊ一ˊ) ⒈ 马、牛、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,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:蹄子。蹄筋。 异体字 踶 蹏 汉英互译 hoof、unguis 造字法 形声:从足、帝声 English hoof; leg of pork; little witch |
口 | kǒu | 口 | 3画 | 基本字义 口 kǒu(ㄎㄡˇ) ⒈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 ⒋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异体字 叩 汉英互译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关字词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口蹄疫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口蹄疫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