纥那曲
- 拼音hé nà qǔ
- 注音ㄏㄜˊ ㄋㄚˋ ㄑㄨˇ
- 繁体紇那曲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纥那曲[ hé nà qǔ ]
⒈ 词牌名。
引证解释
⒈ 词牌名。 《旧唐书·韦坚传》:“先是人间戯唱歌词云:‘得(丁紇反)体(都董反)紇那也,紇囊得体耶?潭里船车闹, 扬州 铜器多。 唐 刘禹锡 有《纥那曲》。后成为词牌,单调二十字,四句三平韵。
引三郎 当殿坐,看唱《得体歌》。’”
唐 刘禹锡 有《纥那曲》。后成为词牌,单调二十字,四句三平韵。 《旧唐书·韦坚传》:“先是人间戯唱歌词云:‘得(丁紇反)体(都董反)紇那也,紇囊得体耶?潭里船车闹, 扬州 铜器多。 三郎 当殿坐,看唱《得体歌》。’”
纥那曲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画 | 基本字义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 ⒉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 ⒌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姓。 其他字义 曲 qǔ(ㄑㄨˇ) ⒈ 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 ⒉ |
那 | nà nǎ nèi nā | 阝 | 6画 | 基本字义 那 nà(ㄋㄚˋ) ⒈ 指较远的时间、地方或事物,与“这”相对:那里。那个。那样。那些。那时。那么。 其他字义 那 nǎ(ㄋㄚˇ) ⒈ 同“哪”(一)(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)。 其他字义 那 nèi(ㄋㄟˋ) ⒈ 义同(一),“那”和“一”连读的合音,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:那个。那五年。 其他字义 那 nā(ㄋㄚ) ⒈ 姓。 异体字 哪 挪 㖠 郍 汉英互译 that、the 相关字词 这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hat, that one, those |
纥 | hé gē | 纟 | 6画 | 基本字义 纥(紇) hé(ㄏㄜˊ) ⒈ 下等的丝。 其他字义 纥(紇) gē(ㄍㄜ) ⒈ 〔纥繨〕同“疙瘩”,纱线绳等打成的结、小球形或块状物。 ⒉ (紇) 异体字 紇 造字法 形声:从纟、乞声 English inferior silk; tassel, fringe |
纥那曲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纥那曲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