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海鳅海鳅的意思解释

海鳅

  • 拼音hǎi qiū
  • 注音ㄏㄞˇ ㄑ一ㄡ
  • 繁体海鰍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海鳅[ hǎi qiū ]

⒈  即露脊鲸。小型战船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露脊鲸。

《赤城志·纪遗·海鳅》:“形长十餘丈,皮黑如牛,扬鬐鼓鬣。喷水至半空,皆成烟雾。”

⒉  小型战船名。

宋 李纲 《与吕安老提刑书》:“战舰自十五车以下,已製造得十餘隻,海鰍棹舩之类二十餘隻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》:“允文 即与 俊 等谋,整步骑阵于 江 岸,而以海鰍及战船载兵驻中流击之……﹝ 蔡甲、韩乙 ﹞乃急命 当涂 民兵登海鰍船踏车。”

⒊  海鰌:即露脊鲸。

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海鰌,即海上最伟者也。其小者亦千餘尺,吞舟之説,固非谬也。每岁, 广州 常发铜船,过 安南 货易,路经 调黎 深阔处,或见十餘山,或出或没,篙工曰:‘非山岛,鰌鱼背也。’双目闪烁,鬐鬣若簸朱旗。日中忽雨霢霂,舟子曰:‘此鰌鱼喷气,水散于空,风势吹来若雨耳。’”
唐 许浑 《题峡山寺》诗之一:“海鰌潮上见,江鵠雾中闻。”

⒋  小型战船名。

唐 黄滔 《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》:“其东画长川以为洫,西连乎南,盘别浦以为沟,悉通海鰌。”
宋 杨万里 《海鰌赋》:“笑未既,海鰌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,其迅如风,其飞如龙。”
《宋史·虞允文传》:“中流官军亦以海鰌船衝敌,舟皆平沉。”

海鳅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qiū 17画 基本字义 鳅(鰍) qiū(ㄑ一ㄡ) ⒈  〔泥鳅〕鱼,体圆,尾侧扁,皮上有黏液很滑。生活在河湖、水田等处,常钻在泥中,肉可食。常用以喻人的滑头。 ⒉  (鰍) 异体字 鰍 English loach
hǎi 10画 基本字义 海 hǎi(ㄏㄞˇ) ⒈  靠近大陆,比洋小的水域:海洋。海域。海拔。海疆。海内。海岸。海誓山盟。五湖四海。 ⒉  用于湖泊名称:青海。中南海。 ⒊  容量大的器皿,巨大的:海碗。海涵(敬辞,称对方大度包容)。夸下海口。 ⒋  喻数量多的人、事物像海的:人山人海。火海。 ⒌  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海找。 ⒍  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 ⒎  特指中国上海:海派。 ⒏  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a、big lake、a lots of、extra large 造字法

海鳅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海鳅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