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豽
- 拼音gǔ nà
- 注音ㄍㄨˇ ㄋㄚ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骨豽[ gǔ nà ]
⒈ 腽肭兽的别名。
引证解释
⒈ 腽肭兽的别名。
引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兽二·腽肭兽》﹝集解﹞引 陈藏器 曰:“骨豽兽,生 突厥 国,胡人呼为阿慈勃他你。其状似狐而大,长尾。脐似麝香,黄赤色,如烂骨,从西番来。”
骨豽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豽 | nà | 豸 | 11画 | 基本字义 豽 nà(ㄋㄚˋ) ⒈ 古同“貀”。 ⒉ 猴类的动物。 统一码 豽字UNICODE编码U+8C7D,10进制: 35965,UTF-32: 00008C7D,UTF-8: E8 B1 BD。 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|
骨 | gǔ gū | 骨 | 9画 | 基本字义 骨 gǔ(ㄍㄨˇ) ⒈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 gàn )。 ⒉ 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 ⒊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 ⒋ 指人 |
骨豽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骨豽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