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衣曲
- 拼音gēng yī qū
- 注音ㄍㄥ 一 ㄑㄨ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更衣曲[ gēng yī qǔ ]
⒈ 唐新乐府名,刘禹锡作。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,于元朔元年立为皇后事为题材。参阅《乐府诗集·新乐府辞五·更衣曲》。
引证解释
⒈ 唐 新乐府名, 刘禹锡 作。以 汉 平阳公主 家歌者 卫子夫 侍 武帝 更衣得幸,于 元朔 元年立为皇后事为题材。参阅《乐府诗集·新乐府辞五·更衣曲》。
更衣曲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衣 | yī | 衣 | 6画 | 基本字义 衣 yī(一) ⒈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衣服。衣着( zhuó 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锦还( huān )乡。 ⒉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衣。糖衣。肠衣。 ⒊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衤 汉英互译 clothes、clothing、coating、covering 造字法 象形:像上衣形 English clothes, clothing; cover, skin 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画 | 基本字义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 ⒉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 ⒌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姓。 其他字义 曲 qǔ(ㄑㄨˇ) ⒈ 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 ⒉ |
更 | gēng gèng | 曰 | 7画 | 基本字义 更 gēng(ㄍㄥ) ⒈ 改变,改换:更正。更生(重新获得生命,喻复兴)。更衣(a.换衣服;b.婉辞,上厕所)。更定(改订)。更迭(轮流更换)。更递。更番。更新(旧的除去,新的建起)。更张(调节琴弦,喻变更或改革)。 ⒉ 经历:少( shào )不更事(年龄小,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)。 ⒊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为五更:更时。更阑。更夫。更鼓。更漏(原指计时用的漏壶,后泛指时辰)。 其他字义 更 gèng(ㄍㄥˋ) |
更衣曲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更衣曲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