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
- 拼音dōng shān
- 注音ㄉㄨㄥ ㄕㄢ
- 繁体東山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东山[ dōng shān ]
⒈ 《诗·豳风》篇名。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,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,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,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。
引证解释
⒈ 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。
引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我徂 东山,慆慆不归。”
朱熹 集传:“东山,所征之地也。”
宋 叶梦得 《石林诗话》卷上:“玉汝 有爱妾 刘氏,将行,剧饮通夕…… 刘贡父,玉汝 姻党,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:‘ 嫖姚 不復顾家为,谁谓 东山 久不归。’”
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四:“此去 东山 又 北山,镜中强半尚红颜。”
⒉ 后因以代指 鲁 地。
引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。”
赵岐 注:“东山,盖 鲁 城东之高山。”
宋 李清照 《上枢密韩肖胄诗》:“嫠家父祖生 齐 鲁,位下名高人比数……欲将血泪寄山河,去洒 东山 一抔土。”
⒊ 据《晋书·谢安传》载,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,经朝廷屡次征聘,方从 东山 复出,官至司徒要职,成为 东晋 重臣。又, 临安、金陵 亦有 东山,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。后因以“东山”为典。指隐居或游憩之地。
引唐 王维 《戏赠张五弟諲》诗之一:“吾弟 东山 时,心尚一何远!”
宋 沉遘 《吴正肃公挽歌辞》之一:“暂作 东山 去,还期 宣室 来。”
清 赵翼 《秋帆制府挽诗》:“南国烽烟悲远道, 东山 丝竹渺前尘。”
⒋ 代指 谢安。
引唐 李白 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诗:“想象 东山 姿,缅怀 右军 言。”
清 顾炎武 《上吴侍郎旸》诗:“征虏 投壶暇, 东山 赌墅优。”
⒌ 泛指名高望重的人。
引清 赵翼 《唐荆川先生读书处》诗之一:“并世文章无北地,当年声望此 东山。”
赵朴初 《何满子·东山》词:“悄悄非关多病,三年不见 东山。花事绸繆风又雨,更兼蜂妒鶯谗。”
按,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:“时见 江青 爪牙讲话,矛头指向 周总理,赋此书愤。”
⒍ 泛指东面的山。
引宋 苏轼 《赤壁赋》:“少焉,月出於东山之上。”
清 郑燮 《道情》之一:“一霎时波摇金影,驀抬头月上东山。”
杨朔 《雪浪花》:“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。”
⒎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。
引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﹝ 晋献公 ﹞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,衣之偏裻之衣,佩之以金玦。”
韦昭 注:“东山,皋落氏。”
⒏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。
引《南史·何胤传》:“初,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, 求 先卒,至是 胤 又隐。世号 点 为‘大山’, 胤 为‘小山’,亦曰‘东山’。”
国语辞典
东山[ dōng shān ]
⒈ 日观峰的别名。参见「日观峰」条。
⒉ 《诗经·豳风》的篇名。共四章。根据〈诗序〉:「东山,周公东征也。」或亦指东征之士既归而述怀之诗。首章二句为:「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」
东山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画 | 基本字义 山 shān(ㄕㄢ)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 ⒉ 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 ⒊ 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东 | dōng | 一 | 5画 | 基本字义 东(東) dōng(ㄉㄨㄥ) ⒈ 方向,太阳出升的一边,与“西”相对:东方。东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东山再起(喻失势之后,重新恢复地位)。付诸东流。 ⒉ 主人(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道主(泛指请客的主人,亦称“东道”、“作东”)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東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, eastern, eastward |
东山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东山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