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草
- 拼音chūn cǎo
- 注音ㄔㄨㄣ ㄘㄠˇ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春草[ chūn cǎo ]
⒈ 春天的草。
⒉ 喻卑微。
⒊ 药草名。又名莽草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葞,春草。”邢昺疏:“药草也……莽草一名葞,一名春草。”一说,“春草”为白微的别名。参阅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白微》。
引证解释
⒈ 春天的草。
引晋 潘岳 《内顾》诗之一:“春草鬱青青,桑柘何奕奕。”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登池上楼》诗: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。”
宋 陆游 《试院春晚》诗:“漫漫晚花吹瀼岸,离离春草上宫垣。”
明 何景明 《过君采次韵》之一:“昔牵春草梦,今并玉珂游。”
⒉ 喻卑微。
引唐 杜甫 《赠翰林张四学士垍》诗:“此生任春草,垂老独漂萍。”
仇兆鳌 注:“春草,嘆卑微。”
⒊ 药草名。又名莽草。一说,“春草”为白微的别名。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白微》。
引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葞,春草。”
邢昺 疏:“药草也……莽草一名葞,一名春草。”
国语辞典
春草[ chūn cǎo ]
⒈ 春天丛生的草。
引《楚辞·淮南小山·招隐士》:「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」
唐·王维〈送别〉诗:「春草明年绿,王孙归不归。」
春草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春 | chūn | 日 | 9画 | 基本字义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春节。春色。春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岁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e.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 ⒉ 两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怀春。 ⒊ 生机:大地回春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㫩 㫪 旾 萅 汉英 |
草 | cǎo | 艹 | 9画 | 基本字义 草 cǎo(ㄘㄠˇ) ⒈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、庄稼、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;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,包括庄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。花草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盖的堂屋,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,有自谦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特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粗糙,不细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朴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春草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春草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