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赤松子赤松子的意思解释

赤松子

  • 拼音chì sōng zǐ
  • 注音ㄔˋ ㄙㄨㄥ ㄗ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赤松子[ chì sōng zǐ ]

⒈  亦称“赤诵子”、“赤松子舆”。相传为上古时神仙,各家所载,其事互有异同。

⒉  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。据晋葛洪《神仙传》载: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,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,四十馀年不复念家。其兄初起行山寻索,历年不得。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。问羊何在,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。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,“共服松脂、茯苓,至五百岁,能坐在立亡,行于日中无影,而有童子之色。后乃俱还乡里,亲族死终略尽,乃复还去。初平改字为赤松子,初起改字为鲁班”。宋张淏《云谷杂记》卷二引作“黄初平”,并云:“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升之地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称“赤诵子”、“赤松子舆”。相传为上古时神仙,各家所载,其事互有异同。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愿弃人閒事,欲从 赤松子 游耳。”
司马贞 索隐引《列仙传》:“神农 时雨师也,能入火自烧, 崑崙山 上随风雨上下也。”
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今夫 王乔、赤诵子 吹呕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高诱 注:“赤诵子,上谷 人也,病癘入山,导引轻举。”
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:“赤松子,帝嚳 师。”
宋 罗泌 《路史·馀论二·赤松石室》:“赤松子 者, 炎帝 之诸侯也,既耄,移老 襄城,家于石室……《神仙传》云:‘ 赤松子 者,服水玉, 神农 时为雨师,教 神农 入火……而《列仙传》有 赤松子舆 者,在 黄帝 时啖百草华,不穀,至 尧 时为木工,故传谓 帝俈 师之。又云 尧 师之。而道亦有 黄帝 问 赤松子 《中戒》等经,此 张良 所以愿从之游,非末代之数矣。’”
明 何景明 《张良》诗:“一遇 黄石公,还从 赤松子。”

⒉  相传为 晋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。据 晋 葛洪 《神仙传》载: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岁时外出牧羊,被道士携至 金华山 石室中,四十馀年不复念家。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,历年不得。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。问羊何在,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数万头。 初起 乃弃家从 初平 学道,“共服松脂、茯苓,至五百岁,能坐在立亡,行於日中无影,而有童子之色。后乃俱还乡里,亲族死终略尽,乃復还去。 初平 改字为 赤松子,初起 改字为 鲁班”。

宋 张淏 《云谷杂记》卷二引作“黄初平”,并云:“今 婺州 金华山 赤松观 乃其飞昇之地。”
宋 罗泌 《路史·馀论二·赤松石室》:“酈氏 《水经》亦谓 赤松子 游 金华山,自烧而化……乃 皇初平 尔,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赤松子[ chì sōng zǐ ]

⒈  古代传说中的仙人。后为道教所祭祀尊奉:(1)​ 指神农氏的雨师。汉·刘向(2)​ 指帝喾的老师。也称为「赤诵子」、「松子」。

《列仙传·卷上·赤松子》:「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,服水玉以教神农,能入火自烧。」
《韩诗外传·卷五》:「帝喾学乎赤松子。」

赤松子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3画 基本字义 子 zǐ(ㄗˇ) ⒈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⒉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 ⒊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 ⒋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 ⒍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 ⒎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
sōng 8画 基本字义 松(鬆) sōng(ㄙㄨㄥ) ⒈  种子植物的一属,一般为常绿乔木,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。种子可榨油和食用:松针。松脂。松香。松子。 ⒉  稀散,不紧密,不靠拢,与“紧”相对:捆得太松。土质松软。蓬松。宽松。疏松。松懈。 ⒊  放开:松手。松绑。松心。 ⒋  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:肉松。鱼松。 ⒌  姓。 异体字 㮤 庺 枀 枩 柗 梥 鬆 汉英互译 loose、looseness、not hard up、pine、relax、soft 相关字词 紧 造字法 形声:从木
chì 7画 基本字义 赤 chì(ㄔˋ) ⒈  红色,比朱色稍暗的颜色:赤血。赤字。 ⒉  真诚,忠诚:赤诚(极其真诚)。赤忱。赤子(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,古代亦指百姓)。赤胆忠心。 ⒊  空无所有:赤手空拳。赤地千里。 ⒋  裸露:赤脚(光脚)。 异体字 灻 烾 汉英互译 bare、loyal、red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ed; communist, 'red'; bare

赤松子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赤松子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