笞棰
- 拼音chī chuí
- 注音ㄔ ㄔㄨㄟ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笞棰[ chī chuí ]
⒈ 见“笞棰”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笞棰”。亦作“笞捶”。以竹木之类的棍条抽打;打击。
引《荀子·儒效》:“用百里之地,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,笞棰暴国,齐一天下,而莫能倾也。”
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﹝ 高洋 ﹞自是不许笞箠郎中。”
宋 苏洵 《上韩昭文论山陵书》:“威之以刀劒,驱之以笞箠。”
清 顾炎武 《生员论上》:“一得为此(生员),则免於编氓之役……得於礼见官长,而无笞捶之辱。”
笞棰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棰 | chuí | 木 | 12画 | 基本字义 棰 chuí(ㄔㄨㄟˊ) ⒈ 短木棍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”。 ⒉ 用棍子打,杖刑:“笞棰暴国,齐一天下”。 ⒊ 鞭子,鞭打:“士以马棰击亭长”。 异体字 捶 箠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垂声 |
笞 | chī | 竹 | 11画 | 基本字义 笞 chī(ㄔ) ⒈ 用鞭杖或竹板打:鞭笞。 ⒉ 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:笞刑。 异体字 抬 汉英互译 knout、scourge 造字法 形声:从竹、台声 English 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 |
笞棰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笞棰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