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北纮北纮的意思解释

北纮

  • 拼音běi hóng
  • 注音ㄅㄟˇ ㄏㄨㄥˊ
  • 繁体北紘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北纮[ běi hóng ]

⒈  传说中北方极远之地的山名。八纮之一,即委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中北方极远之地的山名。八紘之一,即 委羽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<上林赋>》:“消摇乎襄羊,降集乎 北紘。”
郭璞 注引 张揖 曰:“《淮南子》云:八泽之外,乃有八紘。北方之紘曰 委羽。”

北纮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hóng 7画 基本字义 纮(紘) hóng(ㄏㄨㄥˊ) ⒈  系于颌下的帽带。 ⒉  编磬成组的绳子。 ⒊  维系。 ⒋  网绳。 ⒌  束。 ⒍  形容中间宽阔。 ⒎  古通“宏”,宏大。 异体字 紘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string; vast, expansive
běi bèi 5画 基本字义 北 běi(ㄅㄟˇ) ⒈  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北方。北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北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北国(指中国北部)。 ⒉  打了败仗往回逃:败北。 其他字义 北 bèi(ㄅㄟˋ) ⒈  古同“背”,违背,违反。 异体字 背 汉英互译 north 相关字词 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rth; northern; northward

北纮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北纮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