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跋足跋足的意思解释

跋足

  • 拼音bá zú
  • 注音ㄅㄚˊ ㄗㄨ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跋足[ bá zú ]

⒈  谓踮起脚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踮起脚跟。
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姬生》:“及发落之期,道署梁上黏一帖……梁最高,非跋足可黏。”

跋足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7画 基本字义 足 zú(ㄗㄨˊ) ⒈  脚: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足迹。足球。足坛。失足。高足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足轻重。画蛇添足。 ⒉  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 ⒊  充分,够量:足月。足见。足智多谋。 ⒋  完全:足以。足色。 ⒌  值得,够得上: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 ⒍  增益:以昼足夜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mple、as mush as、full、leg、sufficient、foot 造字法 会意:从口、从止 English foot; attain, satisfy, enough
12画 基本字义 跋 bá(ㄅㄚˊ) ⒈  翻山越岭:跋涉。 ⒉  踩,践踏:跋前踬后(喻进退两难)。 ⒊  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说明写作经过、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:跋文。跋语。序跋。 异体字 䟺 犮 䟦 汉英互译 cross mountains、postcript 造字法 形声:从足、犮声 English go by foot; epilogue, colophon

跋足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跋足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