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省臣省臣的意思解释

省臣

  • 拼音shěng chén
  • 注音ㄕㄥˇ ㄔㄣ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省臣[ shěng chén ]

⒈  行省的长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行省的长官。

明 何孟春 《馀冬绪录摘抄》卷五:“国初,中原地兵兴之后,田多荒芜者, 太祖 命省臣计议。”
《剪灯馀话·泰山御史传》:“省臣以孝弟力田荐,不报。”

省臣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ěng xǐng 9画 基本字义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 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。省会。 ⒉  节约,不费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 ⒊  简易,减免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 ⒋  中国古官署名:中书省(a.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
chén 6画 基本字义 臣 chén(ㄔㄣˊ) ⒈  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亦包括百姓: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 ⒉  官吏对君主的自称:“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 ⒊  古人谦称自己。 ⒋  古代指男性奴隶:臣仆。臣虏。 异体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inister, statesman, official

省臣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省臣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