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樊絷樊絷的意思解释

樊絷

  • 拼音fán zhí
  • 注音ㄈㄢˊ ㄓˊ
  • 繁体樊縶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樊絷[ fán zhí ]

⒈  谓拘系于笼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拘系于笼中。

南朝 宋 鲍照 《野鹅赋》序:“有献野鹅於 临川王,世子愍其樊縶,命为之赋。”
明 何景明 《画鹤赋》:“音独唳以闻野,翼一飞而翀天。见樊縶而耻婴,仰海嶠而思騫。”

樊絷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í 12画 基本字义 絷(縶) zhí(ㄓˊ) ⒈  拴,捆:絷维(①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,后指延揽、挽留人材;②束缚)。 ⒉  马缰绳。 ⒊  拘捕,拘禁:絷拘。 异体字 縶 馽 造字法 形声:从糸、执声 English confine, tie up; imprison, shackle
fán 15画 基本字义 樊 fán(ㄈㄢˊ) ⒈  笼子:樊笼(关鸟兽的笼子,喻不自由的境地)。 ⒉  篱笆:樊篱(喻对事物的限制)。 ⒊  纷杂的样子:“樊然淆乱”。 ⒋  姓 异体字 棥 造字法 形声:上形下声 English a railing; a fence an enclosed place

樊絷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樊絷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