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狄
- 拼音liù dí
- 注音ㄌ一ㄡˋ ㄉ一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六狄[ liù dí ]
⒈ 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辨其邦国、都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人民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北方曰貉狄。”后以泛称北方各民族。
引证解释
⒈ 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。
引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辨其邦国、都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人民。”
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北方曰貉狄。”
后以泛称北方各民族。 唐 张说 《都督郭君碑》:“皇情西顾,则九羌舋(衅)鼓;詔书北伐,则六狄焚旗。”
六狄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画 | 基本字义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数名,五加一(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“陆”代):六书(古时分析汉字形、音、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艺(a.古时指“礼”、“乐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书”、“数”六种技艺;b.六经)。六欲(佛教名词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仪姿态欲”、“言语音声欲”、“细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种欲望)。六合(“东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狄 | dí | 犭 | 7画 | 基本字义 狄 dí(ㄉ一ˊ) ⒈ 中国古族名。春秋前,长期活动于齐、鲁、晋、卫、宋、郑等国之间,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。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,故又通称“北狄”(亦作“翟”)。 ⒉ 秦汉以后,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 ⒊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。 ⒋ 有力的麋鹿。 ⒌ 古同“翟”,乐舞所用的雉羽。 ⒍ 姓。 造字法 形声:从犭、火声 English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; surnam |
六狄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六狄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