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麦李麦李的意思解释

麦李

  • 拼音mài lǐ
  • 注音ㄇㄞˋ ㄌ一ˇ
  • 繁体麥李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麦李[ mài lǐ ]

⒈  李的一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李的一种。

《尔雅·释木》“痤,椄虑李” 晋 郭璞 注:“今之麦李。”
邢昺 疏:“与麦同熟,因名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一·李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李类甚多。 京口 有麦李,麦秀时熟,小而肥甜,核不入药。”

麦李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mài 7画 基本字义 麦(麥) mài(ㄇㄞˋ) ⒈ 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麦”、“大麦”、“燕麦”等多种,子实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。通常专指“小麦”(通称“麦子”):麦田。麦收。麦饭豆羹(指农家粗茶淡饭)。 ⒉  姓。 异体字 麥 汉英互译 wheat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wheat, barley, oats;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
7画 基本字义 李 lǐ(ㄌ一ˇ) ⒈  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李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投桃报李。李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(喻为人只要忠诚、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)。 ⒉  姓。 ⒊  古同“理”,古代法官的代称。 异体字 䤚 造字法 会意:从木、从子 English plum; judge; surname

麦李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麦李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