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鬣
- 拼音lín liè
- 注音ㄌ一ㄣˊ ㄌ一ㄝˋ
- 繁体鱗鬣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鳞鬣[ lín liè ]
⒈ 指龙的鳞片和鬣毛。代称龙。代称鱼。代称松树。鳞喻松树皮,鬣喻松针。
引证解释
⒈ 指龙的鳞片和鬣毛。
引清 王士禛 《龙门阁》诗:“鳞鬣中怒张,风雨昼晦昧。”
亦指鱼的鳞片和背鳍。 清 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·鳞语·黄雀鱼》:“海人譟而惊之,化者十五,鳞鬣不开者不全化矣。”
清 李元 《蠕范·物候》:“鱖……形扁而腹圆,大口大目,细鳞有斑彩,其斑雄明雌暗,皆有鬐鬣,鳞鬣皆圆,黄质黑章。”
⒉ 代称龙。
引宋 欧阳修 《和出省》:“共向丹墀侍临选,莫惊鳞鬣化风雷。”
⒊ 代称鱼。
引五代 齐己 《池上感兴》诗:“碧底红鳞鬣,澄边白羽翰。”
清 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·艺语·诸家画品》:“有 官能 者, 香山 千户小旗,生有巧思,欲与 林良 抗衡,所画鳞鬣亦精絶。”
⒋ 代称松树。鳞喻松树皮,鬣喻松针。
引明 吴承恩 《画松》诗:“鳞鬣如有声,飢蛟对相语。”
鳞鬣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鳞 | lín | 鱼 | 20画 | 基本字义 鳞(鱗) lín(ㄌ一ㄣˊ) ⒈ 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:鱼鳞。鳞片。 ⒉ 鳞状的:鳞爪( zhǎo )。鳞波。鳞茎。鳞屑。鳞集(群集)。遍体鳞伤。鳞次栉比。 ⒊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:鳞鸿(指“鱼雁”,即书信)。 异体字 鱗 䚬 汉英互译 squama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fish scales |
鬣 | liè | 髟 | 25画 | 基本字义 鬣 liè(ㄌ一ㄝˋ) ⒈ 马、狮子等颈上的长毛:鬣鬃。刚鬣。 ⒉ 鱼颔旁小鳍。 ⒊ 〔鬣狗〕哺乳动物,外形略像狗,头比狗的头短而圆,毛棕黄或棕褐色,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,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,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。 ⒋ 扫帚的末端。 异体字 㲱 䝓 鬛 汉英互译 mane 造字法 形声:从髟、鼠声 English horse's mane; fin; human whiskers |
鳞鬣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鳞鬣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