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五谏五谏的意思解释

五谏

  • 拼音wǔ jiàn
  • 注音ㄨˇ ㄐ一ㄢˋ
  • 繁体五諫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五谏[ wǔ jiàn ]

⒈  五种进谏方式。名目略有不同。五位谏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五种进谏方式。名目略有不同。

(1) 汉 刘向 《说苑·正谏》:“諫有五:一曰正諫,二曰降諫,三曰忠諫,四曰戇諫,五曰讽諫。”
(2)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谏诤》:“人怀五常,故有五諫。谓讽諫、顺諫、窥諫、指諫、陷諫。”
《后汉书·李云传论》:“礼有五諫,讽为上。”
李贤 注:“讽諫者,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。顺諫者,出辞逊顺,不逆君心也。闚諫者,视君颜色而諫也。指諫者,质指其事而諫也。陷諫者,言国之害,忘生为君也。”
(3)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“三諫不从” 汉 何休 注:“諫有五,一曰讽諫, 孔子 曰:‘家不藏甲,邑无百雉之城, 季氏 自堕之’是也;二曰顺諫, 曹羈 是也;三曰直諫, 子家驹 是也;四曰争諫, 子反 请归是也;五曰赣諫,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。”
(4)《孔子家语·辨证》:“忠臣之諫君,有五义焉。一曰譎諫,二曰戇諫,三曰降諫,四曰直諫,五曰风諫。”

⒉  五位谏臣。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、刘同升、赵士春 称“长安 五谏”。见《明史·林兰友传》。

五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4画 基本字义 五 wǔ(ㄨˇ) ⒈  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
jiàn 11画 基本字义 谏(諫) jiàn(ㄐ一ㄢˋ) ⒈  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谏劝。进谏。谏阻。兵谏。从谏如流。 异体字 諫 汉英互译 expostulate with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柬声 English remonstrate, admonish

五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五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