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五藴五藴的意思解释

五藴

  • 拼音wǔ yùn
  • 注音ㄨˇ ㄩㄣ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五蕴[ wǔ yùn ]

⒈  佛教指人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,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。

skandha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梵语意译。佛教语。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。色为物质现象,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。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,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、轮迴。又名“五阴”、“五众”。

《心经》:“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
唐 慧能 《坛经·机缘品》:“法性是生灭之体,五藴是生灭之用。”
宋 苏轼 《答子由颂》:“五藴皆非四大空,身心河岳尽圆融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寺中遗像》:“人人在十洲三岛,个个浄五藴六根。”

国语辞典

五蕴[ wǔ yùn ]

⒈  佛教用语。蕴为堆、积聚的意思。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「五蕴」。分别为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其中除色蕴之外,其余皆属精神层面。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,受指感觉,想指意象、概念,行指意志,识指认识分别作用。由于每一种蕴,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,故称为「蕴」。

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: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」

五藴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yùn 18画 基本字义 藴 yùn(ㄩㄣˋ) ⒈  见“蕴”。 异体字 蘊 English collect
4画 基本字义 五 wǔ(ㄨˇ) ⒈  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

五藴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五藴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