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静
- 拼音zhǔ jìng
- 注音ㄓㄨˇ ㄐ一ㄥˋ
- 繁体主靜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主静[ zhǔ jìng ]
⒈ 宋明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。渊源于古代儒家(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”),并参杂佛、道的寂静无为思想。“主静”一语首由周敦颐在其《太极图说》中提出:“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,立人极焉。”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“无极”原来是“静”的,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“静”的,由于后天染上了“欲”,故须通过“无欲”工夫,以求达到“静”的境界(“无欲故静”)。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。
引证解释
⒈ 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“无极”原来是“静”的,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“静”的,由于后天染上了“欲”,故须通过“无欲”工夫,以求达到“静”的境界(“无欲故静”)。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。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“无极”原来是“静”的,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“静”的,由于后天染上了“欲”,故须通过“无欲”工夫,以求达到“静”的境界(“无欲故静”)。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。
引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。渊源于古代儒家(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”
),并参杂佛、道的寂静无为思想。“主静”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《太极图说》中提出:“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,立人极焉。”
国语辞典
主静[ zhǔ jìng ]
⒈ 宋明理学家的一种除去妄念,而使心思纯静的修养方法。为周敦颐首倡,主张未有天地之前的太极与人的本性均为静,后因人心染上杂念、欲望而不静,故必须透过无欲无为的工夫才能诚,即达到纯粹至善的道德境界。见宋·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。
主静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主 | zhǔ | 丶 | 5画 | 基本字义 主 zhǔ(ㄓㄨˇ) ⒈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脑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财物的人)。当家作主。 ⒉ 旧时臣子称君王,下级称上级,仆人称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 ⒊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,决定:主张。主见。主意。主义。 ⒋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权(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)。 ⒌ 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将( jiàng )。 ⒍ 预示:早霞主雨。 ⒎ 旧时为死人 |
静 | jìng | 青 | 14画 | 基本字义 静 jìng(ㄐ一ㄥˋ) ⒈ 停止的,与“动”相对:静止。静态。静物。平静。风平浪静。 ⒉ 没有声音:安静。寂静。僻静。冷静。肃静。静悄悄。静穆。静谧。静默。静观。静听。 ⒊ 安详,闲雅:静心。静坐。 ⒋ 古同“净”,清洁。 ⒌ 姓。 异体字 靜 㣏 汉英互译 whisht 相关字词 动 English quiet, still, motionless; gentle |
主静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主静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