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挞楚挞楚的意思解释

挞楚

  • 拼音tà chǔ
  • 注音ㄊㄚˋ ㄔㄨˇ
  • 繁体撻楚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挞楚[ tà chǔ ]

⒈  鞭打。

⒉  引申为欺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鞭打。
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妾击贼》:“嫂击贼若豚犬,顾奈何俛首受挞楚?”

⒉  引申为欺凌。
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国地质略论》:“况吾 中国,亦为孤儿,人得而挞楚鱼肉之。”

挞楚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9画 基本字义 挞(撻) tà(ㄊㄚˋ) ⒈  用鞭棍等打人:鞭挞。大张挞伐(a.使用武力大规模征讨;b.指对人进行声讨或攻击)。 异体字 撻 汉英互译 whip 造字法 形声:从扌、达声 English flog, whip; chastise
chǔ 13画 基本字义 楚 chǔ(ㄔㄨˇ) ⒈  落叶灌木,鲜叶可入药。枝干坚劲,可以做杖。亦称“牡荆”。 ⒉  古代的刑杖,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:捶楚。夏楚。楚掠(拷打)。楚挞(拷打)。 ⒊  中国春秋时国名:楚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楚声。楚歌(楚人之歌)。楚狂。楚腰(泛称女子的细腰)。楚辞。四面楚歌。楚材晋用(指使用他国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 ⒋  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省:楚剧。 ⒌  痛苦:苦楚

挞楚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挞楚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