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马僮马僮的意思解释

马僮

  • 拼音mǎ tóng
  • 注音ㄇㄚˇ ㄊㄨㄥˊ
  • 繁体馬僮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马僮[ mǎ tóng ]

⒈  牵马的僮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牵马的僮仆。

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城隍出巡》:“出巡之时,皆以八人肩舆,舁藤像而行。有捨身为马僮者,有捨身为打扇者。”

马僮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tóng zhuàng 14画 基本字义 僮 tóng(ㄊㄨㄥˊ) ⒈  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:书僮。僮仆。 ⒉  古同“童”。 其他字义 僮 zhuàng(ㄓㄨㄤˋ) ⒈  〔僮族〕中国少数民族,今改作“壮族”。 异体字 偅 壯 獞 造字法 形声:从亻、童声 English page, boy servant
3画 基本字义 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 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 ⒉  大:马蜂。马勺。 ⒊  姓。 异体字 馬 汉英互译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

马僮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马僮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