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五明五明的意思解释

五明

  • 拼音wǔ míng
  • 注音ㄨˇ ㄇ一ㄥ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五明[ wǔ míng ]

⒈  见“五明扇”。梵语的意译。佛教所说的古印度五种学问。即:声明、工巧明、医方明、因明、内明。见《菩萨地持经》卷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五明扇”。

⒉  梵语意译。佛教所说的古 印度 五种学问。即:声明、工巧明、医方明、因明、内明。见《菩萨地持经》卷三。

北周 庾信 《奉和阐弘二教应诏》诗:“五明教已设,三元法復开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》:“七岁之后,渐授五明大论:一曰声明,释詁训字、詮目疏别。二曰工巧明,伎术机关,阴阳历数。三曰医方明,禁呪闲邪,药石针艾。四曰因明,考定正邪,研覈真伪。五曰内明,究畅五乘因果妙理。”
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纵令勤学五明,岂若专门之善於此,则不能无赖於居士。”

国语辞典

五明[ wǔ míng ]

⒈  古印度五种学科知识、技能的总称。一声明,指研究语音、语法、修辞的学问;二工巧明,指工艺、数学、天文、音乐、美术等技艺的学识;三医方明,指医药类的学识;四因明,谓逻辑学;五内明,即关于宗教哲学与修持的知识。

《大唐西域记·卷二》:「七岁之后,渐授五明大论。」

五明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4画 基本字义 五 wǔ(ㄨˇ) ⒈  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
míng 8画 基本字义 明 míng(ㄇ一ㄥˊ) ⒈  亮,与“暗”相对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 ⒉  清楚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 ⒊  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 ⒋  公开,不隐蔽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 ⒌  能够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 ⒍

五明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五明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