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下邑下邑的意思解释

下邑

  • 拼音xià yì
  • 注音ㄒ一ㄚˋ 一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下邑[ xià yì ]

⒈  下县。古代县分三等: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,六万石以下为中县,三万石以下为下县。

弹丸下邑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small county;

引证解释

⒈  国都以外的城邑。

《春秋·庄公二十八年》“冬,筑 郿” 晋 杜预 注:“郿,鲁 下邑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国都为上,邑为下,故云 鲁 下邑。”
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促装下邑,浪拽上京。”
宋 王安石 《与孟逸秘校手书》之一:“自京师奉别,于今已八九年……忽得书,乃知尚滞下邑,幸得会合,欢慰固无量。”

⒉  小地方;小县。

晋 陆云 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和羹未飪,宰兹下邑。”
唐 韩愈 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伏荒炎之下邑,嗟名頽而位仆。”
清 姚鼐 《张仲絜时文序》:“﹝ 常熟 ﹞虽偏僻下邑,其士人多知乘时,或逾于都会广聚之区,习使之然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下邑[ xià yì ]

⒈  首都以外的城邑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「冬,筑郿」句下晋·杜预·注:「郿,鲁下邑。」

《文选·孔稚珪·北山移文》:「今又促装下邑,浪拽上京。」

⒉  边远的县邑。

《南齐书·卷三二·张岱传》:「张东迁亲贫须养,所以栖迟下邑。」
唐·韩愈〈祭郴州李使君文〉:「伏荒炎之下邑,嗟名颓而位仆。」

下邑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7画 基本字义 邑 yì(一ˋ) ⒈  城市,都城:城邑。都邑。 ⒉  旧指县:邑人(同乡的人)。邑庠(明清时称县学)。邑宰。 ⒊  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:采邑。 ⒋  古同“悒”,愁闷不安。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:从口、从巴 English area, district, city, state
xià 3画 基本字义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 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 ⒉  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⒊  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 ⒋  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 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 ⒍  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 进入:下海。 ⒏  投送:下书。 ⒐  到规定时间

下邑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下邑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