楂髻
- 拼音zhā jì
- 注音ㄓㄚ ㄐ一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楂髻[ zhā jì ]
⒈ 女子发式的一种。将头发盘至额角两边,打成髻,似“丫”形。旧时丫环、婢女多用此发式。
引证解释
⒈ 女子发式的一种。将头发盘至额角两边,打成髻,似“丫”形。旧时丫环、婢女多用此发式。
引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十回:“西门庆 灯影下睁眼观看,却是 潘金莲 打着楂髻装丫头,笑的眼没缝儿。”
楂髻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髻 | jì | 髟 | 16画 | 基本字义 髻 jì(ㄐ一ˋ) ⒈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:髻丫。髻鬟。发髻。 异体字 䦇 結 造字法 形声:从髟、吉声 English hair rolled up in a bun, topknot |
楂 | zhā chá | 木 | 13画 | 基本字义 楂 zhā(ㄓㄚ) ⒈ 〔山楂〕a.落叶乔木,果实球形,红色有白点,味酸,可食;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亦作“山查”。 其他字义 楂 chá(ㄔㄚˊ) ⒈ 同“茬”。 ⒉ 水中木筏:“穷岸有盘楂”。 异体字 柤 查 槎 樝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查声 English a raft, to hew, to fell trees |
楂髻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楂髻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