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樊缨樊缨的意思解释

樊缨

  • 拼音fán yīng
  • 注音ㄈㄢˊ 一ㄥ
  • 繁体樊纓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樊缨[ fán yīng ]

⒈  络马的带饰。樊,马腹带;缨,马颈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络马的带饰。樊,马腹带;缨,马颈革。

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锡樊缨,十有再就。”
郑玄 注:“樊,读如‘鞶带’之‘鞶’,谓今马大带也。 郑司农 云:‘缨,谓当胸…… 玄 谓缨,今马鞅。’”
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“鉤膺鞗革” 毛 传:“鉤膺,樊缨也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樊,步干反。”
唐 鲍溶 《塞上曲》:“汉 卒马上老,樊缨空丝绳。”

樊缨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yīng 14画 基本字义 缨(纓) yīng(一ㄥ) ⒈  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:帽缨子。红缨枪。缨穗。 ⒉  像缨的东西:萝卜缨子。 ⒊  带子,绳子:长缨。 异体字 纓 绬 䋝 汉英互译 tassel 造字法 形声:从纟、婴声 English a chin strap; tassel; to annoy, bother
fán 15画 基本字义 樊 fán(ㄈㄢˊ) ⒈  笼子:樊笼(关鸟兽的笼子,喻不自由的境地)。 ⒉  篱笆:樊篱(喻对事物的限制)。 ⒊  纷杂的样子:“樊然淆乱”。 ⒋  姓 异体字 棥 造字法 形声:上形下声 English a railing; a fence an enclosed place

樊缨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樊缨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