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师
- 拼音guó shī
- 注音ㄍㄨㄛˊ ㄕ
- 繁体國師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国师[ guó shī ]
⒈ 国家的军队。
⒉ 王莽设置的职官。
⒊ 太师的别称。
⒋ 一国的师表。
⒌ 指国子祭酒。
⒍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。始于北齐法常。
⒎ 元、明、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(西藏、内蒙等)的上层僧侣。
引证解释
⒈ 国家的军队。
引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子殿国师, 齐 之辱也。”
⒉ 王莽 设置的职官。参见“四辅”。
引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及 王莽 篡位, 歆 为国师。”
⒊ 太师的别称。
引《后汉书·赵典传》:“公卿復表 典 篤学博闻,宜备国师。”
李贤 注引 徐坚 云:“国师,即太师也。”
⒋ 一国的师表。
引《陈书·周弘正袁宪传赞》:“观其雅量标举,尤善玄言,亦一代之国师矣。”
⒌ 指国子祭酒。 《梁书·王承传》:“俄转国子祭酒。
引承 祖 俭 及父 暕 尝为此职,三世为国师,前代未之有也。”
⒍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。始于 北齐 法常。
引《大宋僧史略》卷中:“北齐 有高僧 法常 …… 齐王 崇为国师。”
《景德传灯录·慧安国师》:“嵩岳 慧安 国师…… 武后 徵至輦下,待以师礼。”
⒎ 元、明、清 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( 西藏、内蒙 等)的上层僧侣。
引《元史·释老传·八思巴》:“中统 元年, 世祖 即位,尊为国师,授以玉印。”
国语辞典
国师[ guó shī ]
⒈ 国家的军队。
引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「子殿国师,齐之辱也。」
⒉ 一国的师表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二七·赵典传》:「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,宜备国师。」
⒊ 王莽时设立的官名。
引《汉书·卷九九·王莽传中》:「少阿、羲和、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师,嘉新公。」
⒋ 六朝时称国子监祭酒为「国师」。
引《梁书·卷四一·王承传》:「三世为国师,前代未之有也,当世以为荣。」
⒌ 古代帝王对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尊称。
引《景德传灯录·卷五·西京光宅寺慧忠禅师 》 :「时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,云得他心慧眼,帝敕令与国师试验,三藏才见师,便礼 拜立于右边。」
英语teachers of the state
法语enseignants d'Etat
国师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师 | shī | 巾 | 6画 | 基本字义 师(師) shī(ㄕ) ⒈ 教人的人:老师。导师。师傅。师生。师徒。师德。良师益友。好( hào )为人师。 ⒉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:工程师。医师。技师。 ⒊ 效法:师法古人。 ⒋ 榜样:师范。 ⒌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师母。师兄。师弟。师妹。 ⒍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:法师。禅师。 ⒎ 军队:会师。出师。 ⒏ 军队的编制单位,团或旅的上一级:师长。师座。 ⒐ 一国的首都:京师。 ⒑ 姓。 异体字 師 汉英互译 divi |
国 | guó | 囗 | 8画 | 基本字义 国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国家。国土。国体(a.国家的性质;b.国家的体面)。国号。国度(指国家)。国策。国情。国法。国力。国防。国威。国宝(a.国家的宝物;b.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)。国格。国魂。国是(国家大计,如“共商国国”)。 ⒉ 特指中国的:国产。国货。国粹。国乐( yuè ㄩㄝˋ )。国药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國 囯 囶 囻 圀 㕵 䆐 汉英互译 |
国师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国师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