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燮理燮理的意思解释

燮理

  • 拼音xiè lǐ
  • 注音ㄒ一ㄝˋ ㄌ一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燮理[ xiè lǐ ]

⒈  协和治理。

⒉  指宰相的政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协和治理。

《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
孔 传:“和理阴阳。”
明 唐顺之 《观道士祈雨》诗之二:“巫舞商阳古有之,神灵风雨灌坛时。阴阳燮理输谁力?秪遣儿童颂法师。”
欧阳予倩 《桃花扇》第三幕第一场:“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。”

⒉  指宰相的政务。

唐 孟浩然 《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》:“不覩丰年瑞,焉知燮理才。”

燮理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iè 17画 基本字义 燮 xiè(ㄒ一ㄝˋ) ⒈  谐和,调和:燮理。调( tiáo )燮。 异体字 㸉 夑 爕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armonize, blend; adjust
11画 基本字义 理 lǐ(ㄌ一ˇ) ⒈  物质本身的纹路、层次,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条理。事理。 ⒉  事物的规律,是非得失的标准,根据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论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气壮。 ⒊  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“物理学”:理科,数理化。理疗。 ⒋  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、处置:理财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总理。 ⒌  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:理睬。答理。 ⒍  古代指狱官、法官。

燮理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燮理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