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穄子穄子的意思解释

穄子

  • 拼音jì zǐ
  • 注音ㄐ一ˋ ㄗ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穄子[ jì zi ]

⒈  作物名。跟黍子相似,而子实不粘,也叫“糜子”,可以作饭;亦指这种农作物的子实。

broomcorn millet;

引证解释

⒈  作物名。跟黍子相似,而子实不黏,也叫糜子,可以作饭。

⒉  指这种农作物的子实。

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:“东墙似蓬草,实如穄子,至十月而熟。”

国语辞典

穄子[ jì zi ]

⒈  植物名。禾本科稷属,一年生草本。原产于东印度。茎高一公尺余;叶长阔而尖,平行脉。秋日时,茎梢分生细枝,散生多数花穗;颖果呈淡黄色,比粟粒稍大。与黍乃一类两种,黏者为黍,不黏者为穄子。

穄子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3画 基本字义 子 zǐ(ㄗˇ) ⒈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⒉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 ⒊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 ⒋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 ⒍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 ⒎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
16画 基本字义 穄 jì(ㄐ一ˋ) ⒈  〔穄子〕一年生草本植物。亦称“糜子”。 造字法 形声:从禾、祭声 English panicled millet

穄子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穄子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