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绳
- 拼音hú shéng
- 注音ㄏㄨˊ ㄕㄥˊ
- 繁体胡繩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胡绳[ hú shéng ]
⒈ 香草名。
引证解释
⒈ 香草名。
引《楚辞·离骚》:“矫菌桂以纫蕙兮,索胡绳之纚纚。”
王逸 注:“胡绳,香草也。”
唐 陆龟蒙 《采药赋》:“胡绳繫晷以难驻,曷车载春而不返。”
清 方文 《盛林玉阁中喜遇李三石》诗:“石上偶然窥宛委,花前纔与结胡绳。”
清 方文 《自题采药图用谈长益韵》:“却讶 灵均 好奇服,製荷衣又索胡绳。”
胡绳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绳 | shéng | 纟 | 11画 | 基本字义 绳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:绳子。绳索。缆绳。绳梯。绳操。绳伎(a.杂技中的走绳;b.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)。绳锯木断(喻力量虽小,只要坚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)。 ⒉ 木工用的墨线,引申为标准、法则,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、纠正:绳墨。准绳。绳正。绳之以法。 ⒊ 继续:“绳其祖武”(继承祖先)。 ⒋ 赞誉:“绳息妫以语楚子”(“息妫”,人名)。 |
胡 | hú | 月 | 9画 | 基本字义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 ⒊ 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 ⒋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绳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胡绳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