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不赀不赀的意思解释

不赀

  • 拼音bù zī
  • 注音ㄅㄨˋ ㄗ
  • 繁体不貲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不赀[ bù zī ]

⒈  见“不訾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不訾”。

国语辞典

不赀[ bù zī ]

⒈  数量极多,无法计量。也作「不訾」。

《晋书·卷四七·傅玄传》:「不得其人,一日则损不赀,况积日乎!」

⒉  非常贵重。宋也作「不訾」。

《宣和书谱·正书叙论》:「东晋聿兴,风流文物度越前世,如王羲之作『乐毅论』、『黄庭经』,一出于世,遂为今昔不赀之宝。」

不赀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0画 基本字义 赀(貲) zī(ㄗ) ⒈  计量:所费不赀。不可赀计。 ⒉  同“资”。 异体字 貲 造字法 形声:从贝、此声 English property; wealth; to count
bù fǒu 4画 基本字义 不 bù(ㄅㄨˋ) ⒈  副词。 ⒉  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⒊  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 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 其他字义 不 fǒu(ㄈㄡˇ) ⒈  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异体字 否 柎 汉英互译 no、not 相关字词 没有 造字法 象形

不赀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不赀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