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讽书讽书的意思解释

讽书

  • 拼音fěng shū
  • 注音ㄈㄥˇ ㄕㄨ
  • 繁体諷書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讽书[ fěng shū ]

⒈  背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背书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太史试学童,能讽书九千字以上,乃得为史。”
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文字》:“古者,十年入小学,学书计,十七能讽书九千字,乃得为史。”

讽书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ū 4画 基本字义 书(書) shū(ㄕㄨ) ⒈  成本的著作: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⒉  信: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 ⒊  文件:证书。说明书。 ⒋  写字或写的字: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 ⒌  写文章: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 ⒍  字体: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 ⒎  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 ⒏  某些曲艺形式的通
fěng 6画 基本字义 讽(諷) fěng(ㄈㄥˇ) ⒈  不看着书本念,背书:讽诵(抑扬顿挫地诵读)。讽咏。 ⒉  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:讽刺。讽谏(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)。讽喻(一种修辞手法,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)。讽一劝百。 异体字 諷 汉英互译 mock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风声 English recite, incant; satirize

讽书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讽书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