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箓
- 拼音jīn lù
- 注音ㄐ一ㄣ ㄌㄨˋ
- 繁体金籙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金箓[ jīn lù ]
⒈ 道教谓天帝的诏书。
⒉ 道场的名称。
⒊ 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。
引证解释
⒈ 道教谓天帝的诏书。
引《初学记》卷二十三引 北周 宇文逌 《道教实花序》:“可道非道,因金籙以詮言。”
唐 王维 《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》:“玉京移大像,金籙会羣仙。”
唐 陆龟蒙 《王先辈艸堂》诗:“金籙渐加新品秩, 玉皇 偏赐羽衣裳。”
⒉ 道场的名称。
引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:“其(指道教)洁斋之法,有黄籙、玉籙、金籙、涂炭等斋。”
唐 皇甫冉 《宿洞灵观》诗:“明日开金籙,焚香更沐兰。”
《旧唐书·武宗纪》:“召道士 赵归真 等八十一人入禁中,于三殿修金籙道场,帝幸三殿,于九天坛亲受法籙。”
⒊ 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。
引宋 乐史 《广卓异记·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》:“﹝ 李适之 《应制》诗﹞仙记题金籙,朝章披羽衣。”
金箓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箓 | lù | 竹 | 14画 | 基本字义 箓(籙) lù(ㄌㄨˋ) ⒈ 帝王自称其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,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。 ⒉ 簿籍:鬼箓。 ⒊ 道教记载上天神名的书。 异体字 簏 籙 造字法 形声:从竹、录声 English book |
金 | jīn | 金 | 8画 | 基本字义 金 jīn(ㄐ一ㄣ) ⒈ 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金。金子。金笔。 ⒉ 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:金属。五金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金(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)。金文(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,旧称“钟鼎文”)。 ⒊ 钱:现金。基金。挥金如土。 ⒋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:金革(兵器甲铠的总称,引申指战争)。金声(a.钲声;b. |
金箓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金箓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