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外台外台的意思解释

外台

  • 拼音wài tái
  • 注音ㄨㄞˋ ㄊㄞˊ
  • 繁体外臺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外台[ wài tái ]

⒈  官名。后汉刺史,为州郡的长官,置别驾、治中,诸曹掾属,号为外台。

⒉  官名。兰台。

⒊  官名。汉因秦制,置谒者为外台。参见“三台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 后汉 刺史,为州郡的长官,置别驾、治中,诸曹掾属,号为外台。

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上·谢夷吾》:“﹝ 谢夷吾 ﹞爰牧 荆州,威行邦国……寻功简能,为外臺之表。”

⒉  官名。兰台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,亦歷注经传,颇传於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兰臺为外臺,秘书为内阁,臺、阁一也。”

⒊  官名。 汉 因 秦 制,置谒者为外台。参见“三臺”。

外台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wài 5画 基本字义 外 wài(ㄨㄞˋ) ⒈  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 ⒉  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 ⒊  指“外国”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 ⒋  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 ⒌  称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 ⒍  称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⒎  关系疏远的:外人。 ⒏  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
tái tāi 5画 基本字义 台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 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。 ⒉  敬辞,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台鉴。台甫。 ⒊  像台的东西,器物的座子:井台。窗台。灯台。 ⒋  量词:一台戏。 ⒌  台湾省的简称:台胞。台币。 ⒍  姓。 ⒎  桌子、案子:写字台。 ⒏  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,称“台风”。 其他字义 台 tāi(ㄊㄞ) ⒈  〔天台〕①山名,在中国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 异体字 㣍

外台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外台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