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翠箓翠箓的意思解释

翠箓

  • 拼音cuì lù
  • 注音ㄘㄨㄟˋ ㄌㄨˋ
  • 繁体翠籙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翠箓[ cuì lù ]

⒈  传说黄帝于翠妫川得上天所授图箓,古代认为是君主“受命于天”的一种瑞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 黄帝 于 翠妫川 得上天所授图箓,古代认为是君主“受命于天”的一种瑞征。参见“翠嬀”。

唐 王勃 《九成宫颂》:“景閟丹绳,祥抽翠籙,格天垂范,模神騖躅。”

翠箓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4画 基本字义 箓(籙) lù(ㄌㄨˋ) ⒈  帝王自称其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,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。 ⒉  簿籍:鬼箓。 ⒊  道教记载上天神名的书。 异体字 簏 籙 造字法 形声:从竹、录声 English book
cuì 14画 基本字义 翠 cuì(ㄘㄨㄟˋ) ⒈  绿色:翠绿。苍翠。翠微(青绿的山色,亦泛指青山)。 ⒉  〔翠鸟〕属鸣禽类,形似杜鹃,嘴长,头部深橄榄色,有青绿色斑纹,背青绿色,腹赤褐色,尾短,捕食小鱼。 ⒊  指“翡翠”(硬玉):翠玉。翠镯。珠宝翠钻。 异体字 翆 臎 汉英互译 emerald green、jade green 造字法 形声:从羽、卒声 English color green; kingfisher

翠箓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翠箓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