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中
- 拼音hǔ zhōng
- 注音ㄏㄨˇ ㄓㄨㄥ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虎中[ hǔ zhōng ]
⒈ 古代射礼用具名。刻木为伏虎形,凿其背为口,行射礼时纳筭筹于其中,用以记数。中,盛算筹之器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射礼用具名。刻木为伏虎形,凿其背为口,行射礼时纳筭筹于其中,用以记数。中,盛算筹之器。
引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君射……於竟,则虎中、龙旜。”
郑玄 注:“於竟,谓与邻国君射也。”
虎中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 | zhōng zhòng | 丨 | 4画 | 基本字义 中 zhōng(ㄓㄨㄥ) ⒈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 dàng 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 ⒉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 ⒊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 ⒋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 ⒌ 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 ⒍ 适于,合于:中看。 其他字义 中 zhòng(ㄓㄨㄥˋ) ⒈ 恰好合上:中选。中奖。中意(会意,满意)。 ⒉ 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计。 ⒊ 科 |
虎 | hǔ | 虍 | 8画 | 基本字义 虎 hǔ(ㄏㄨˇ) ⒈ 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险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险境地)。虎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虎狼(喻凶残的人)。虎头蛇尾。虎踞龙盘。龙腾虎跃。 ⒉ 勇猛、威武:虎将。虎势。虎劲。虎威。虎虎。虎气。 ⒊ 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 ⒋ 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 异体字 唬 俿 乕 虝 汉英互译 |
虎中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虎中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