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蟛蜞蟛蜞的意思解释

蟛蜞

  • 拼音péng qí
  • 注音ㄆㄥˊ ㄑ一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蟛蜞[ péng qí ]

⒈  螃蟹的一种,身体小,常见的头胸甲略呈方形。穴居海边或江河口泥岸。亦作“彭蜞”,又名“螃蜞”

amphibious crab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蟛蚑”。甲壳纲。似蟹,体小,螯足无毛,红色;步足有毛。穴居近海地区江河沼泽的泥岸中。
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七:“晋 太康 四年, 会稽郡 蟛蚑及蟹皆化为鼠。其众覆野,大食稻为灾。”
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招潮子,亦蟛蜞之属。壳带白色。海畔多潮,潮欲来皆出坎,举螯如望,故俗呼招潮也。”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食品有名》:“若鱭鱼子名螳螂子,及 松江 之 上海杭州 之 海寧 人,皆喜食蟛蜞螯,名曰鸚哥嘴,以有极红者似之故也。”
清 刘大櫆 《祭张闲中文》:“搜石罅之蟛蜞,因搴裳而同揭。”

国语辞典

蟛蜞[ péng qí ]

⒈  动物名。一种蟹。节肢动物门甲壳纲。体小色红。

蟛蜞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4画 基本字义 蜞 qí(ㄑ一ˊ) ⒈  〔蟛蜞〕见“蟛”。 异体字 蜝
péng 18画 基本字义 蟛 péng(ㄆㄥˊ) ⒈  〔蟛蜞〕螃蟹的一种,身体小,常见的头胸甲略呈方形。螯足无毛,淡红色,步足有毛。穴居海边或江河泥岸,对农作物有害。亦作“彭蜞”、“螃蜞”。 异体字 蟚 造字法 形声:从虫、彭声 English a land-crab

蟛蜞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蟛蜞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