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下驷下驷的意思解释

下驷

  • 拼音xià sì
  • 注音ㄒ一ㄚˋ ㄙˋ
  • 繁体下駟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下驷[ xià sì ]

⒈  劣等马。

⒉  比喻物之粗劣者,犹言下品或下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劣等马。

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子 曰:‘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駟,取君上駟与彼中駟,取君中駟与彼下駟。’既驰三辈毕,而 田忌 一不胜而再胜,卒得王千金。”
《宋书·颜俊传》:“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,今弃此所重,得彼下駟,千匹以上,尚不足言,况所得之数,裁不十百邪。”
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裴珙》:“仲夏自 郑 西归,及端午以覲亲焉。下駟蹇劣,日势已晚,方至石桥。”

⒉  比喻物之粗劣者,犹言下品或下等。

宋 李纲 《荔支后赋》:“汉 贡 南海,唐 驛 西川,皆荔支之下駟,乃并驾于中原,当时所见,得其粗焉。”
清 陈廷焯 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六:“穀人 所长者,律赋试帖耳……至古今体诗,则下駟之乘矣。”
胡适 《寄陈独秀书》:“此种诗在排律中,但可称下驷。”

国语辞典

下驷[ xià sì ]

⒈  劣等的马。

《史记·卷六五·孙子吴起传》:「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,取君上驷与彼中驷,取君中驷与彼下驷。」
《宋书·卷七五·颜竣传》:「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,今弃此所重,得彼下驷,千匹以上,尚不足言。」

⒉  比喻下等的物品,或才能低下的人。

宋·李纲〈荔支后赋〉:「汉贡南海,唐驿西川,皆荔支之下驷,乃并驾于中原,当时所见,得其麤焉。」

下驷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ià 3画 基本字义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 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 ⒉  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⒊  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 ⒋  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 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 ⒍  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 进入:下海。 ⒏  投送:下书。 ⒐  到规定时间
8画 基本字义 驷(駟) sì(ㄙˋ) ⒈  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;或套着四匹马的车:驷介(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)。驷马高车。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(喻话说出后无法再收回,说话要算数)。 ⒉  古星名(亦作“天驷”、“天龙”)。 ⒊  古同“四”。 异体字 駟 造字法 形声:从马、四声 English team of four horses; horses

下驷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下驷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