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发擿发擿的意思解释

发擿

  • 拼音fā tī
  • 注音ㄈㄚ ㄊ一
  • 繁体發擿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发擿[ fā tī ]

⒈  亦作“发摘”。

⒉  揭发;举发。

⒊  犹阐发。

⒋  犹启发,开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发摘”。

⒉  揭发;举发。

《后汉书·韩棱传》:“棱 发擿姦盗,郡中震慄,政号严平。”
《隋书·裴蕴传》:“拜京兆赞治,发擿纤毫,吏民慑惮。”
宋 苏舜钦 《论五事》:“苟无讼端,莫肯发摘,知者或欲陈告,又非干己。”
《清史稿·高宗纪二》:“甲戌,以 张广泗 发摘逆犯 魏王氏、刘奇 等,予叙。”

⒊  犹阐发。 《梁书·韦叡传》:“第三子 稜,尤明经史,世称其洽闻。

叡 每坐 稜 使説书,其所发擿, 稜 犹弗之逮也。”
《南史·梁鄱阳忠烈王恢传》:“幼聪颖,七岁能通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义,发擿无遗。”

⒋  犹启发,开导。

《新唐书·李峤萧至忠等传赞》:“力士 诚腐夫庸人,不能发擿天子之迷。”

国语辞典

发擿[ fā tì ]

⒈  举发罪案。

《后汉书·卷三八·法雄传》:「善政事,好发擿奸伏。」

⒉  解说疑难。

《南史·卷五二·梁宗室传下·鄱阳忠烈王恢传》:「七岁能通孝经,论语义,发擿无遗。」

发擿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tī zhì zhāi 17画 基本字义 擿 tī(ㄊ一) ⒈  挑出:“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弹射飞鸟。” ⒉  挑剔;指摘:“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,吹毛求瑕。” ⒊  指使:“卫将军(王)商密擿永令发去。” ⒋  揭发:发奸擿伏(揭露隐秘罪恶)。 ⒌  搜索。 ⒍  探。 ⒎  剖开;分。 ⒏  捶。 其他字义 擿 zhì(ㄓˋ) ⒈  搔,挠。 ⒉  搔头,即簪子:“簪以玳瑁为擿。” ⒊  古同“掷”,投掷:“擿玉毁珠。” 其他字义 擿 zhāi(ㄓㄞ) ⒈  古同“摘”:“绿桑擿
fā fà 5画 基本字义 发(發) fā(ㄈㄚ) ⒈  交付,送出:分发。发放。发行(批发)。 ⒉  放,射:发射。百发百中。焕发。 ⒊  表达,阐述:发表。发凡(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)。阐发。 ⒋  散开,分散:发散。 ⒌  开展,张大,扩大:发展。发扬。 ⒍  打开,揭露:发现。发掘。 ⒎  产生,出现:发生。发愤。奋发。 ⒏  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:发面。 ⒐  显现,显出:发病。发抖。发憷。 ⒑  开始动作:发动。 ⒒  引起,开启:启发。

发擿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发擿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