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三经三经的意思解释

三经

  • 拼音sān jīng
  • 注音ㄙㄢ ㄐ一ㄥ
  • 繁体三經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三经[ sān jīng ]

⒈  谓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
⒉  儒家的三部经书。指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。

⒊  儒家的三部经书。指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周礼》。王安石曾撰《毛诗义》、《尚书义》、《周官新义》,合称《三经新义》。

⒋  儒家的三部经书。指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《宋史·艺文志一》有刘元刚《三经演义》,清黄丕烈辑《三经音义》,均指上述三书。

⒌  指《诗》六义中的赋、比、兴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八十:“三经是赋、比、兴,是做诗底骨子。”一说指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
《管子·版法》:“凡将立事,正彼天植,风雨无违,远近高下,各得其嗣。三经既飭,君乃有国。”
郭沫若 集校:“三经,谓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‘正彼天植’,地利也;‘风雨无违’,天时也;‘远近高下各得其嗣’,人和也。”

⒉  儒家的三部经书。指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。

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下》:“是故圣人重之,载于三经。”
颜师古 注:“谓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。”

⒊  儒家的三部经书。指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周礼》。 王安石 曾撰《毛诗义》、《尚书义》、《周官新义》,合称《三经新义》。

宋 叶绍翁 《四朝闻见录·制科词赋三经宏博》:“词赋既罢,而士之所习者皆三经。所谓三经者,又非圣人之意,惟用 安石 之説以增广之,各有套括。”

⒋  儒家的三部经书。指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 《宋史·艺文志一》有 刘元刚 《三经演义》, 清 黄丕烈 辑《三经音义》,均指上述三书。

⒌  指《诗》六义中的赋、比、兴。

《朱子语类》卷八十:“三经是赋、比、兴,是做诗底骨子。”
一说指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。 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二篇:“风、雅、颂以性质言:风者,闾巷之情诗,雅者,朝廷之乐歌;颂者,宗庙之乐歌也。是为《诗》之三经。”

三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ān 3画 基本字义 三 sān(ㄙㄢ) ⒈  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⒉  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
jīng 8画 基本字义 经(經) jīng(ㄐ一ㄥ) ⒈  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:经纱。经线。经纶(a.整理过的蚕丝;b.喻政治规划)。 ⒉  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(亦作“子午线”):东经。西经。经度。经纬仪。 ⒊  作为思想、道德、行为等标准的书,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,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:诗经。易经。经书。经卷。经文。经义。经传( zhuàn )(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)。四书五经。经史子集。黄帝

三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三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