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明
- 拼音sān míng
- 注音ㄙㄢ ㄇ一ㄥ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三明[ sān míng ]
⒈ 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,耳目口为人之三明,文章华为地之三明。
⒉ 指三个人。指东汉“凉州三明。”
⒊ 指三个人。指晋代“中兴三明”。
⒋ 佛教语。指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尽明。
引证解释
⒈ 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,耳目口为人之三明,文章华为地之三明。
引《黄庭内景经·五行》:“三明出华生死际。”
梁丘子 注:“天三明日月星,人三明耳目口,地三明文章华。是生死之际。”
⒉ 指三个人。指 东汉 “凉州 三 明。
引”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熲 字 纪明 ……初 熲 与 皇甫威明、张然明,并知名显达,京师称为 凉州 三 明 云。”
宋 黄庭坚 《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》之四:“路寻西九曲,人似 汉 三 明。”
⒊ 指三个人。指 晋 代“中兴三明”。
引《晋书·诸葛恢传》:“诸葛恢 字 道明 …… 颖川 荀闓 字 道明,陈留 蔡謨 字 道明,与 恢 俱有名誉,号曰‘中兴三明’。人为之语曰:‘京都三 明 各有名, 蔡 氏儒雅 荀 葛 清。’”
⒋ 佛教语。指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尽明。参见“三达”。
引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>》:“气茂三明,情超六人。”
李周翰 注:“三明,谓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尽明。”
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序》:“至於一乘二諦之原,三明六通之旨, 西域 备详,东土靡记。”
国语辞典
三明[ sān míng ]
⒈ 日、月、星。
引晋·崔豹《古今注·卷下·问答释义》:「三王,三明也;五霸,五岳也。」
⒉ 佛教谓佛和阿罗汉所拥有的三种神通:(1)悉知一切众生过去世的种种,称为「宿命明」。(2)悉知一切众生在未来世的生死状况,称为「天眼明」。(3)悟道、断除一切烦恼所得的智慧,由此达到解脱,称为「漏尽明」。也作「三达」。
引《大智度论·卷二》:「宿命、天眼、漏尽名为三明。」
英语Sanming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Fujian
德语Sanming (Eig, Geo)
三明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画 | 基本字义 三 sān(ㄙㄢ) ⒈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明 | míng | 日 | 8画 | 基本字义 明 míng(ㄇ一ㄥˊ) ⒈ 亮,与“暗”相对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 ⒉ 清楚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 ⒊ 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 ⒋ 公开,不隐蔽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 ⒌ 能够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 ⒍ |
三明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三明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