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力役力役的意思解释

力役

  • 拼音lì yì
  • 注音ㄌ一ˋ 一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力役[ lì yì ]

⒈  以武力征伐。

⒉  劳役。

⒊  征用民力。

⒋  服役;干体力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以武力征伐。

《穀梁传·僖公十九年》:“梁 亡,自亡也。如加力役焉,湎不足道也。”
范宁 集解:“如使伐之而灭亡,则淫湎不足记也,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。”

⒉  劳役。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,力役之征。”
唐 元稹 《酬乐天南行》诗:“跋家逃力役,连鏁责逋诛。”
清 孙枝蔚 《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》:“当时岂为游观美,此事须知力役轻。”

⒊  征用民力。

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是时民患上力役,解於公田。”
明 陆深 《传疑录》:“爵命崇则力役多,以天下为私奉,非至公之法也。”

⒋  服役;干体力活。

宋 沉俶 《谐史》:“自今改前所为,但听老奴尽心力役,不二三年,旧业可復。”
明 姚士粦 《见只篇》卷下:“未几, 江 为 周吏部 力役运石,石故压 江 一足,果断。”
清 唐甄 《潜书·去奴》:“宫中之事,选粗健女子充之,以给力役,备非常。”

国语辞典

力役[ lì yì ]

⒈  以武力征伐。

《谷梁传·僖公十九年》:「梁亡,自亡也。如加力役焉,湎不足道也。」

⒉  劳役,用民力供役。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「孟子曰:『有布缕之征、粟米之征、力役之征。』」
《汉书·卷二七·五行志中之下》:「是时民患上力役,解于公田。」

力役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7画 基本字义 役 yì(一ˋ) ⒈  服兵务,从军:从役。现役。 ⒉  战事:战役。 ⒊  服劳力之事:劳役。徭役。 ⒋  使唤:役使。奴役。 ⒌  被役使的人:役夫。役徒。仆役。杂役。 异体字 伇 汉英互译 battle、labour、servant、service、use as a servan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ervice; a servant, laborer; to serve
2画 基本字义 力 lì(ㄌ一ˋ) ⒈  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:力气。力量。 ⒉  一切事物的效能:视力。生产力。控制力。 ⒊  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,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:力学。作用力。保守力。 ⒋  用极大的力量:尽力。力挫。力挽狂澜。 ⒌  姓。 异体字 仂 汉英互译 all one's best、force、power、puissance、streng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power, capability, influence

力役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力役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