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马蛭马蛭的意思解释

马蛭

  • 拼音mǎ zhì
  • 注音ㄇㄚˇ ㄓˋ
  • 繁体馬蛭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马蛭[ mǎ zhì ]

⒈  大水蛭。蠕形动物。有眼五对,口缘有细齿,尾端有一吸盘。雌雄同体。栖于池沼田间,好吸人畜的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大水蛭。蠕形动物。有眼五对,口缘有细齿,尾端有一吸盘。雌雄同体。栖于池沼田间,好吸人畜的血。参阅《政和证类本草·虫下·水蛭》。

清 李元 《蠕范·物偏》:“蚰蜒无骨,马蛭无骨。”

马蛭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ì 12画 基本字义 蛭 zhì(ㄓˋ) ⒈  〔水蛭〕环节动物,身体长形,稍扁,墨绿色,尾端有吸盘,雌雄同体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,能吸人畜的血。唾液中含有水蛭素,医学上能发挥抗凝血作用。虫体经干燥炮制后入中药。俗称“蚂蟥”“马鳖”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eech 造字法 形声:从虫、至声 English leech
3画 基本字义 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 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 ⒉  大:马蜂。马勺。 ⒊  姓。 异体字 馬 汉英互译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

马蛭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马蛭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