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诤辞诤辞的意思解释

诤辞

  • 拼音zhèng cí
  • 注音ㄓㄥˋ ㄘˊ
  • 繁体諍辭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诤辞[ zhèng cí ]

⒈  争讼之辞。诤,通“争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争讼之辞。諍,通“争”。

南朝 齐 谢朓 《在郡卧病呈沉尚书》诗:“高阁常昼掩,荒阶少諍辞。”
唐 岑参 《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》诗:“一县无諍辞,有时开道经。”

诤辞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èng 8画 基本字义 诤(諍) zhèng(ㄓㄥˋ) ⒈  谏,照直说出人的过错,叫人改正:诤谏。诤言。诤臣。诤友(能直言规劝的朋友。亦作“争友”)。 ⒉  〔诤人〕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。亦称“靖人”。 ⒊  纷争,争:诤紊(争论是非)。 异体字 諍 汉英互译 admonish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争声 English to expostulate; to remonstrate
13画 基本字义 辞(辭) cí(ㄘˊ) ⒈  告别:告辞。辞诀。辞行。辞世。辞别。 ⒉  不接受,请求离去:辞职。辞呈。 ⒊  躲避,推托:不辞辛苦。辞让。辞谢。推辞。 ⒋  解雇:辞退。 ⒌  同“词”。 ⒍  优美的语言:辞藻。修辞。 ⒎  讲话;告诉:“请辞于军”。 ⒏  文体的一种:辞赋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。 异体字 辭 辝 辤 汉英互译 diction、phraseology、take leave 造字法 会意:从舌、从辛 English words, speech, expression, phrase

诤辞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诤辞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